城事“大廚快菜”能獲吃貨歡心嗎
  □伊歌
  廚師的手藝與吃貨的口味,是天生的對立統一體,廚藝與口味在彼此衝突中相互依存。在商業社會裡,廚師的創意得經受市場的檢驗,最終由吃貨們來決定成敗。據報載,廣州城中有知名餐飲企業推出“大廚快菜”系列,以粵菜標準化、快消品化生產和銷售為旗號,上市“具有酒樓品質的定型菜式”,可像方便面那樣用開水加熱,五分鐘即可食用——其實就是以工業化大生產的方式給千家萬戶“做菜”,成敗與否,尚待市場驗證。
  城市生活節奏緊張,城裡人難得有閑暇時間細烹慢煮,一日三餐的“人生大事”,解決之道不外是吃快餐、上酒樓,即便“自家煮”,也免不了買些半成品或“斬料”,以盡可能節省烹飪時間,由此催生出日益龐大的餐飲市場。“大廚快菜”既不同於超市售賣的熟食和冷凍食品,又不同於燒臘店售賣的燒味滷肉,通過細分市場定位目標人群,對雙職工家庭和單身人士來說可謂適銷對路,確是頗有創意的營銷策略。再加上批量採購和集中製作後成本降低,應能在競爭白熱化的餐飲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。
  以中央廚房為代表的工業化生產,切入廚藝與口味的對立統一體後,標準化必然取代個性化,這是商業社會的無奈。“大廚快菜”雖以“名店”、“名廚”為招徠,可如果每道菜的用料都用天平稱重,烹飪過程精確到分秒,色、香、味、形高度一致,吃多了難免乏味。尤其是粵菜向來推崇材料新鮮、烹調講究“鑊氣”,吃貨由此養成刁鑽口味,看到“能在常溫下保存半年之久”、“在開水中浸泡三至五分鐘”,難免會大皺眉頭。
  “大廚快菜”只能工業化生產,唯有以口味的個性化向菜品的標準化妥協,這或許是雙職工家庭和單身人士的福音,但真正的吃貨並不會甘之如飴。菜品的品質取決於大廚的經驗,而經驗難以定量批量生產,因此標準化可以保證質量,但無法保證品質。兩個大廚同做蛋炒飯,品質口味都會大不相同,吃貨按其喜好各取所需,廚藝與口味個性化差異由此得到統一。標準化生產的“大廚快菜”簡單方便確有其市場,可斷言“一定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餐桌首選”,恐怕是過於樂觀了。  (原標題:“大廚快菜”能獲吃貨歡心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z29fzjr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